深圳,中國, 2023年8月31日 — 9月標誌著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方案(前海方案)發布兩週年,前海深港國際法律服務區繼續向世界敞開大門。
最近,中國商務部將“發展前海深港國際法律服務區”納入自由貿易試驗區重點任務清單(2023-2025年),特別強調前海蛇口片區的關鍵舉措。自2022年1月成立以來,前海深港國際法律服務區已吸引了182家法律服務機構,涵蓋六大類別。值得注意的是,前海是廣東省唯一獲准試點中外律師事務所聯營的地區。據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管理局資料,廣東、香港和澳門法律事務所組建的7家跨境聯營機構選擇了前海作為註冊地。
前海深港國際法律服務區已建立了一整套商事爭議解決體系,結合了最高人民法院“司法終審”機制和深圳國際仲裁院“仲裁終局”機制。深圳國際仲裁院在前海制定的仲裁規則與機制與國際標準緊密銜接。
深圳國際仲裁院國際合作發展部副主任遲文輝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是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成立13周年、前海方案發布兩週年,也是深圳國際仲裁院成立40周年。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首家國際仲裁機構,深圳國際仲裁院體現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成果,見證了深圳特區的發展歷程。我們落戶前海後,2022年仲裁案件的爭議金額達到1272億元人民幣,位居亞洲第一、全球前三。”
四大體系的發展,即一個全面的商事爭議解決體系、與國際標準銜接的規則體系、全鏈全生命週期的法律服務體系和活力法治創新體系,共同提升了前海法律服務的國際化水平。
一帶一路法律服務聯盟宣傳部主任吳建生在採訪中表示:“‘四大體系’一方面使商事爭議解決更高效,另一方面能夠增強法律服務能力,激發法治創新,尤其是數字法治領域,這將吸引更多法律專家和企業來前海,有助於前海法律事業的進一步對外開放。”
專家認為,前海深港國際法律服務區可以進一步發揮其在跨境案件管轄、跨境法律適用、跨境判決執行等方面的獨特優勢,這將更有可能吸引更多國際知名仲裁機構落戶;同時,可以擴大仲裁業務範圍,加強與港澳的合作,培養專業人才隊伍,最終將其建設成為一個更加開放的法律服務區。
觀察人士預計,前海深港國際法律服務區前景可期,相信前海將成為中國國際法律服務中心的新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