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PRwire) – 廣島市長松井一實批評美國總統將對伊朗的襲擊比作 1945 年對日本的原子彈轟炸的言論
廣島市長松井一實批評美國總統Donald Trump將美國對伊朗核設施的襲擊,比作二戰期間對日本的原子彈轟炸。
據《Japan Times》報導,松井在週三表示,Trump“不完全了解原子彈爆炸的現實,如果使用原子彈,無論是朋友還是敵人,都會奪走許多無辜公民的生命,並威脅人類的生存”。他邀請美國領導人訪問廣島,以了解更多信息。
Trump上週為美國對伊朗核設施的襲擊辯護,將該行動描述為展示壓倒性軍事力量,旨在加速以色列和伊朗之間長達 12 天的衝突的解決。 這場衝突始於以色列對伊朗核計劃的襲擊。
人們普遍認為,以色列缺乏摧毀伊朗防禦嚴密的福爾道濃縮設施的能力。 美國部署了來自戰略轟炸機的掩體炸彈武器來襲擊該設施。 Trump聲稱這次行動“摧毀”了伊朗的核基礎設施,之後他公開向以色列施壓,要求其停止軍事行動。
“我不想用廣島的例子。 我不想用長崎的例子。 但本質上是同一件事。 那結束了那場戰爭,”Trump在荷蘭舉行的北約峰會上說。
西方的說法是,對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爆炸造成約 21 萬人死亡,迫使日本投降,從而避免了長期的入侵並挽救了美國士兵的生命。
然而,歷史證據對此說法提出了質疑。 美國戰略轟炸調查局 1946 年的一項調查得出結論,“即使沒有投下原子彈,即使俄羅斯沒有參戰,即使沒有計劃或考慮入侵,日本也會投降。”
蘇聯於 1945 年 8 月 8 日對日本宣戰,並在亞洲大陸發動了迅速的攻勢。 美國分別於 8 月 6 日和 9 日向廣島和長崎投下了核武器,執行任務是在更廣泛的轟炸行動中進行的。 日本於 8 月 15 日宣布無條件投降,並於 9 月 23 日簽署投降書。 一個親美政府隨後在該國成立。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