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PRwire) – 這項突破可能大幅提升遠端服務速度,但批評者警告,該技術可能會助長監控和隱私風險。
據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SCMP) 週五報導,中國研究人員已發布全球首款 6G 晶片,能夠將偏遠地區的服務速度提升至現有水平的 5,000 倍。這項技術預計將有助於解決城鄉社區之間的數位落差。
據報導,這款由來自北京的 Peking University 和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的科學家開發的「全頻」6G 晶片,能夠在整個無線頻譜(包括偏遠地區常用頻率)上提供超過每秒 100 吉位元的行動網路速度。這款晶片可讓高速網路在服務不足的地區更容易取得,實現 50GB 高畫質 8K 電影在數秒內傳輸。
儘管潛在益處良多,5G 和 6G 技術都面臨批評,原因包括電磁輻射增加帶來的健康風險,尤其是在 6G 使用更高頻段的情況下。隨著更多設備的連接,網路攻擊的脆弱性也隨之增加,而擴大基礎設施對環境的影響,以及數位落差,可能導致農村地區落後而加劇不平等。批評者還警告,隨著連線能力的提升,監控和數據隱私問題也會增加。
5G 等無線技術目前僅限於特定頻率範圍。據報導,這款新的 6G 晶片將整個頻譜(0.5 GHz 至 115 GHz)整合到一個緊湊的 11mm x 1.7mm 晶片中,取代了處理不同頻率的多個系統。這使得晶片能夠在低頻到高頻之間無縫運作,造福於高需求應用和需要廣泛覆蓋的區域,例如農村或偏遠地區。
Peking University 的 Wang Xingjun 教授告訴 China Science Daily,「毫米波和太赫茲等高頻頻段提供極大的頻寬和超低延遲,使其適用於虛擬實境和外科手術等應用。」
SCMP 指出,研究人員目前正在努力為從智慧型手機到無人機的各種設備開發隨插即用模組,這將擴展新晶片在日常技術中的應用。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