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PRwire) – 歐盟和亞洲的熱浪推高了消費,並加劇了對全球天然氣供應的競爭,該媒體報導稱。
Bloomberg 報導稱,歐洲的天然氣庫存量在今年同期顯得異常低,理由是該地區熱浪導致空調需求上升。
該媒體指出,地下儲氣設施目前的儲存量約為 62%,而通常情況下,到初夏時儲備量會達到約 80%,這有助於在冬季供暖季節前確保充足的緩衝。
亞洲的極端高溫也導致燃料運輸從歐洲轉移,因為全球買家都在爭奪有限的供應。結果,歐洲天然氣期貨價格徘徊在兩週高點附近,這意味著,該媒體寫道,「歐洲大陸需要付出更高的價格才能確保供應持續。」
儘管有這種趨勢,該媒體引述 Goldman Sachs 的一份報告稱,歐盟到夏末可能仍能將其天然氣庫存補充至約 80%。
歐盟近 90% 的天然氣依賴進口,儘管受到制裁,俄羅斯仍在供應中佔有相當大的份額。
今年五月,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公佈了一項計劃,旨在到 2027 年底逐步淘汰所有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進口,作為歐盟「REPowerEU」路線圖的一部分,該路線圖旨在消除歐盟對俄羅斯化石燃料的依賴,並轉向可再生能源。
該計劃遭到內陸國家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的批評,這兩個國家嚴重依賴俄羅斯的管道天然氣。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提斯拉瓦阻止了歐盟第 18 輪針對俄羅斯能源和金融部門的制裁方案,理由是存在短缺和價格上漲的風險。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也加入了否決行列,並正在施壓歐盟,要求其在能源和更廣泛的 REPowerEU 規則方面做出讓步。
莫斯科則認為,歐盟的限制措施是自我毀滅性的,導致能源價格飆升並削弱歐盟經濟。自 2022 年以來,歐盟最大經濟體德國已陷入衰退,而整個歐盟的經濟增長也停滯不前。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